close


年初才在《為副不仁》看飾演美國前副總統迪克錢尼的克里斯汀貝爾為戲大幅增重,事隔一部片,出演英國傳奇車手肯邁爾斯的他又再瘦回好幾圈,疲態盡顯。即便克里斯汀貝爾為戲改變體態早已不是新聞,但每回看見這般敬業態度依然心生敬佩。這回他從法拉利對決福特的品牌大戰中竄出,繳出一張精湛而難忘的演技成績單,替這部重現歷史的傳記片添加許多人性的溫度。

導演藉由麥特戴蒙飾演的美國60年代傳奇車手卡洛爾謝爾比從賽道上退役的故事穿針引線,帶出美國車商龍頭福特與義大利知名廠牌法拉利的經典對決。面臨營運方針不順、業績慘澹的福特二世苦惱如何重振美國汽車雄風時,在一樁併購法拉利廠牌的交易案中,因為法拉利方的商業操弄與部屬的加油添醋導致雙方撕破臉。一氣之下,本來對賽車興致缺缺的福特毅然決然投入資源開發,決心要在耐力賽最具代表性的「利曼大賽」中,打敗稱霸賽車界已久的法拉利。

其實每年到這個階段,好萊塢便會陸續推出這類電影,其瞄準獎項的目標與內容或多或少能被預料。然而這部片令人驚喜之處,在於它並不全然像多數獎季片那麼不討觀眾喜歡,輕巧通順的劇本反而活絡了歷史故事,成功創造出幾個迷人角色與情感關係,先前執導《羅根》的詹姆士曼格把商業片模式灌進傳記片類型的套路裡,既有幽默也有熱血,其敘事結構不失工整嚴肅,故事精采絕倫,充滿聲色之娛。

在24小時耐力考驗的「利曼賽道」上,克里斯汀貝爾與麥特戴蒙兩人的羈絆強化不少劇情張力,前者實力堅強卻個性固執;後者經驗豐富卻綁手綁腳。導演在兩名巨星演員的拉扯中穩住劇情的船舵,讓電影不流於描繪兩位傳奇車手的傳記片,反而將情節大量投注於車輛研發、角色對車款與賽事的熱情之上,乃至法拉利與福特兩大廠牌的最終對決,不全然仰賴肯邁爾斯過人的賽車技巧,而藉由車輛耐久力見真章,此番處理更使人滿意,塑立劇情文本確切的意義。

有趣的是雖然電影主打福特對決法拉利,然而劇情大多時間其實聚焦於福特團隊內部的矛盾與鬥爭。以麥特戴蒙飾演的謝爾比為中心,故事劃分出商業考量與實質成績的兩個派別,導演藉此大肆探討資本和官僚主義的現實層面,引領觀眾思辨商業與天賦碰撞的各種結果。伴隨劇情推演,戲劇衝突不斷增加,卻也成功造就克里斯汀貝爾一場動人的釋懷戲,讓熱情與人性一夕之間匯流,烘托出觀眾本不預期的情緒渲染,攝影與光線調配出的男性賀爾蒙,也因此孕育出另一份深情。

這部片固然不完美,例如劇本前段的舖拍顯然不夠好,不幸浪費一段麥特戴蒙的情感戲,但整體而言,以足夠讓觀眾大呼過癮。麥特戴蒙的表現中規中矩、無功無過,結局的人物弧線亦沒有獲得良好的收尾,實在可惜。克里斯汀貝爾實則無可挑剔,從體型到口音皆下足功夫,從偏執到兄弟情的情緒轉換都讓人目不轉睛,這部片光是打著他的名號,就已經值得你買票進場。




Momo的Instagram連結

arrow
arrow

    Momo的電影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