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機密》改編自真人真事,劇情描述前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翻譯員凱薩琳岡恩,在伊拉克戰爭前夕,洩漏一份官方機密文件,揭露美國和英國串聯針對聯合國成員的非法間諜行為。導演透過人民與國家的對立關係,激盪良心與道德的辯證和反思,成功讓這部外表看起來過於「政治正確」的電影,還不至於難看。

這部片企圖形塑、傳達的意識形態,是「當國家理念和決策背棄道德時,人民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負起什麼責任?」的自我省思,同時重新審視所謂「愛國」的定義。綺拉奈特莉飾演的情報員把國家至於個人之上,她的崇高理念影響了生活與感情,無法接受政府官員在電視節目接受訪問時,企圖對發起戰爭的政策粉飾太平、捏造事實,於是當自己收到一封機密函件證實國家政治醜聞時,良心不安成為了對抗國家體制的動機。

但她也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決心揭露醜聞、鐵了心和國家槓到底,起初只是良心不安引發衝動,偷渡密函委託友人協助調查消息真偽,焉知演變成國安危機。導演蓋文胡德在電影中呈現出平凡人的勇氣,藉此堆疊國家面臨政治危機時的各種迫害手段;如女主角的穆斯林男友便疑似因為洩密罪行而遭英國政府強制遣返,平常的監聽和跟蹤也不例外;讓作為一部政治驚悚片的《瞞天機密》,彰顯出相當具有渲染力的壓迫效果,亦讓政府決策和人民在國家理念的碰撞過程裡,出現辯證關係。

伴隨劇情發展,導演把敘事從女主角心境與行為的個人層面,擴展到政府、媒體、律師等多方角度,不斷向「正義」和「良心」發起疑問。正因為伊拉克遠在天邊,所以人民就可以對政府利益至上的醜陋決策視而不見?導演蓋文胡德從戰爭立場反映出國家與人民的關係,聚焦人民看待國家醜聞的態度與反應,閃耀不少炫麗的正義光芒;律師與檢方的官司發展出反高潮結局,替這部苦口婆心的電影灌注不少新意,媒體內部的爭吵與立場對抗也有不少看點,強調媒體有無良心,其影響力都不可小覷。

可惜就在導演蓋文胡德彷彿因為角色和故事線繁多,調度上反而顯得手忙腳亂,雖然整體敘事仍不缺乏戲劇性,卻稀釋了不少人物塑造的戲劇力道,劇本核心的廣度有了,深度則有待加強。綺拉奈特莉、馬修古迪、雷夫范恩斯等人之演出互不搶風采,各藉內斂克制的發揮烘托這部略為沉悶的電影,效果四平八穩、成熟精緻。

從反思戰爭、人民義務的角度而言,《瞞天機密》的確已經完成分內之事,足以讓觀眾在感同身受之餘,再次判斷人民面對國家的各種責任問題,不失為一部好電影。有趣的是,這部片剛好搭上前幾天,一名瑞典少女登上聯合國氣候峰會,怒斥各國領袖的新聞議題,先不論其背後是否有政治操弄關係?人類之於世界、人民之於國家,為創造美好世界挺身而出固然不容易,但這部片和瑞典少女的勇氣如出一輒,其實也注視著人類活在世上的意義,也是因此,電影裡那句「我為英國人民效力、不是英國政府」才能更有力道。




Momo的Instagram連結

arrow
arrow

    Momo的電影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