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miserables (1)
三年前以短片《巴黎震撼教育》風光問世的法國籍西非導演拉德利,終於交出以短片故事架構延伸而來的處女長片《悲慘世界》,劇情描述緝凶組執法失當導致一名青少年重傷的過程遭路人的空拍機錄下,警員為求息事寧人,用盡私刑、威脅、交涉、搓湯圓之能事,被當皮球踢的受害者積怨逐漸加深,總算氣不過,於是號召友人點燃革命之火,蠻橫顛覆巴黎底層醜陋而貪婪的無形體制。影片犀利而乾脆地引出法國社會複雜的利害關係,聚焦到政治罔顧的基本人權,震撼人心、沉重不已。

光看片名,你可能會聯想到當年安海瑟薇和休傑克曼大秀歌喉的音樂劇,其實不是,但也無可厚非。拉德利導演向法國文豪雨果的經典作品取經,意旨在於刻劃紛亂動盪的社會風情,除此之外,這部寫實電影和世人皆知的經典歌舞劇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拉德利將鏡頭深入法國首都最深處的角落,拋下光鮮亮麗的艾菲爾鐵塔,只留殘破不堪的巴黎街區,光是開場法國人民因為足球隊贏得世界盃而舉國歡騰的畫面,場面調度之混亂,你就應該要明白這絕對不是矯揉粉飾的劇情電影。
photo_7e6066ef9e32b31abc3aba6c074f915b
初生之犢的氣質,讓拉德利的影片顯得率真。無論是不著痕跡的劇情刻劃、驚心動魄的音效調配,甚或大規模的人群調度,拉德利的鏡頭總能捕捉到紀實感強烈的壓迫效果,蓄勢待發到怵目驚心的轉變,在電影裡循序漸進、層層堆疊,觀眾對故事人物的同情心也勢必伴隨道德失衡而猶如坐雲霄飛車,搖搖晃晃、捉摸不定。而對自身國家進行反思、對社會議題的體悟和理解,理所當然成為導演的主場優勢,形同法律死角的城市動盪,被拉德利描繪成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我看巴西導演費南多梅蕾萊斯的《無法無天》時也有一樣的無奈和震撼。

電影以菜鳥警察加入警隊的視角出發,坦承揭露巴黎的街區生態:警察權力氾濫的不當執法、干涉社區治安的穆斯林和吉普賽、互不信任的社區居民,所有地方勢力各自為政,就連三人編制的警隊小組都被影片隔成三種不同的視角,若想維持表面平衡,只能避免置喙他人。於是當看不慣同事執法手段的熱血菜鳥想挺身推翻現狀時,真正的問題並不是眼前的同事如何忽視法律規範,而是面對混亂秩序的壓迫,每個人究竟該如何明哲保身?拉德利在高潮戲之前安插三名警員的私人生活戲,極巧妙烘托出人們大隱於市的脆弱渺小,道盡盤根錯節的社會議題終究是水深火熱的惡性循環。而過程兼容的種族、階層問題,則證實移民潮是近年歐洲(電影)內心深處共有的一股暗流。
les_miserables__c__srab_films_-_rectangle_productions_-_lyly_films_wide-66e86478450789add118df6a0c2eaf51db3b4fa0
低氣壓氛圍醞釀著一場混亂咆嘯,所有角色在紛亂中都只是拼圖,真正的主角是這座無情的城市。整部電影其實沒有所謂好人或壞人,暴力在執法者、當權者、旁觀者、受害者之間不斷轉移,拉德利對於主題論述的理解有助於影片敘事的爬梳,故事前半段平穩扎實,結局則澎湃生猛,狹長擁擠的公寓樓梯間被他調度出充斥窒息感的警匪對峙,手持鏡頭的流動性更強調了恐慌躁動的戲劇張力,嘎然而止的開放式結局則強化人性的懸念和影片的訴諸效果,善良究竟能不能中止罪惡?這是影片留給社會的最後一道提問。接近兩小時的片長在這部電影裡,一點都不漫長,相反,緊湊得很!

幾名主要演員搭檔得宜,低調而互不搶風采,卻又能精準演繹到位,已然無可挑剔。結局弱勢掀起革命的動亂和開場舉國歡騰的吵雜形成強烈對比,法國三色旗象徵的自由、平等、博愛,在這裡全數失效,當沉重的情緒渲染在黑暗的影廳裡化為一股壓迫氣流,《悲慘世界》確實已經成功達成預期效果,殘忍、寫實、無助,拉德利鏡頭下的街頭,這才是真正的巴黎生存指南。

Rating:4.5 / 5

_




Momo的Instagram連結

arrow
arrow

    Momo的電影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