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可以濃縮一個時代,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中,觀眾就會得到什麼樣的電影,指得並非只是膠卷被塵封的那種感動,更是電影工作者如何從大螢幕藉由劇情反映一個世代的樣貌。從角色所被塑造的價值觀到全片主旨所隱含的意識形態,一部電影的整體通常很難隱藏生活模樣的反射,也因此電影才能打動觀眾的心,無論是以哪種形式。

我曾經讀過一篇國外影評人的文章,具體內容雖然已經記不太清楚,但是我一直沒有忘記在文內他所提及若要衡量一部電影的好壞,不僅需要研究電影裡設定的時間背景,還必須考量該電影製作的時間、以及釋出的時代。說起來也有趣,我甚至已經忘記那篇文章所談的到底是什麼,但這段話卻深深留在我腦海裡。然而,他所提及的論點,真的很有道理,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沒有將它跟整篇文章一起忘掉的原因。

時代所能影響電影的程度,也許永遠是超乎想像的,也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黑豹》成為了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超級英雄電影。要知道,這項成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那猶如神話般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沒能達到的高度,但評價兩極的《黑豹》做到了,為什麼?我也曾絞盡腦汁而找不到答案,難道真的只是因為種族與政治議題嗎?

讓我們暫時將話題拉回時代。我很喜歡跟朋友說《楚門的世界》是一部有遠見的電影,距離該片上映至今已隔20年,而人類真的把現代活成了「楚門的世界」。這是一個網路文化極度發達的時代,我們自然而然把情感投射於網路之中,並且渴望著真實的內容。在我們的世代裡,直播走紅了、寫實劇走紅了、貼近生活的影片題材讓Youtube走紅了,於是出現了網路節目《木曜4超玩》的起死回生,出現了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聚焦現實,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觀眾追求的是一種真實感。

再者,觀眾是聰明的,並且不會滿足於現狀。前幾天我看了Youtuber超粒方評論《沙贊》的影片,他在影片裡提到自己製作影片多年後,從電影裡尋求的目標已經不同於以往,且單純的娛樂效果也不再能滿足他。沒錯,基於他的論點,漫威近幾年作品評價愈來愈趨近兩極的狀況有了原因,因為漫威一貫的製作方式已經漸漸不能滿足觀眾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黑豹》的成功?顯然地,《黑豹》有很明確的立場,基於文化差異,身為華人的我們無法沉浸於電影的背景裡也情有可原,但是我們無法否認《黑豹》對於有色人種的影響力,那可不單純只是黑人英雄的誕生那麼簡單。事實上,它講述了有色人種真正需要的故事,它不需要白人來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他們有自己的文化風情、他們的難題自己就能處理,當好萊塢需要《幸福綠皮書》來表達種族和解,那黑人族群就需要《黑豹》這樣的電影,因為從來不會有人想在自己的故事裡當一個配角。《黑豹》不僅符合時代需求的高度,也符合特別族群所追求的真實感,在那之前的《衝出康普頓》是如此,後來的《逃出絕命鎮》也是。

時代轉變確實深刻影響了電影文化,而這個愈趨多元化的世代,也慢慢殺死了牛仔。

我們可以說牛仔精神已經在克林伊斯威特的《殺無赦》裡被埋葬了,尤其當影迷將其稱為「最後一部西部片」。確實如此,近年的西部片幾乎槍口一致得在無形之中表達沒落的哀戚,那種荒涼是藏不住的悲傷,即便是《百萬種硬的方式》也一樣。

真要談論時代對哪種類型片影響最深,對我來說,絕對是西部片。從1939年的《驛馬車》到現在,大草原從過去象徵自由的遼闊轉變成囚禁牛仔的大牢,當我們看過約翰福特所掀起的西部風潮與義大利式西部片無視善惡的冷酷正義後,再回頭看柯恩兄弟的《險路勿近》,我們無法再欺騙自己牛仔能在這個蓋滿高樓大廈的世界存活。

《險路勿近》的主角們落得什麼下場?幫派謀殺、車禍,老警長無力再追逐這個越來越複雜的時代。這部充滿西部精神的電影,主角沒有面對面決鬥解決所有問題,反而全被意外殺死,柯恩兄弟沉痛地向觀眾證明,這不再是屬於拔槍的時代,

但牛仔從電影文化慢慢死去的原因是什麼?或許一部分是因為一瞬間的決鬥已經無法比擬CGI所能帶來的震撼,但另一部份仍然要將其歸咎於時代所帶來的影響,因為真的,真的不會再有人想在自己的故事裡選擇當一個配角,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人需要牛仔來拯救,於是牛仔就從過去中下階層的拓荒精神象徵變成中下階層的真正受害者,泰勒謝里丹編劇的《赴湯蹈火》就道出資本主義如何吞噬西部文化,他的劇本是如此迷人,《赴湯蹈火》是一部極為出色的電影。

泰勒謝里丹筆下的西部是很引人入勝的,不僅是《赴湯蹈火》,兩集《怒火邊界》也出於他的劇本,間接向我們說明為何他首次執導筒拍出的《極地追擊》是如此優秀的西部電影,但與此同時,《極地追擊》其實是一部能證明為何牛仔文化漸漸死去的例子。

這是一部關於美國原住民受害的電影,由傑瑞米雷納與伊莉莎白歐森擔綱主演,而我想說的是,在那個屬於原住民的環境裡,為什麼他們還需要白人來拯救他們?即便這部電影已經以尊重的口吻在談論原住民議題,而劇情也有相當充分的理由讓飾演受害者父親的吉爾伯明罕擔任主角,並且執行復仇的重責,但他們仍然沒有這麼選擇;容許我再說最後一次,不會有人想在自己的故事裡選擇當一個配角。《極地追擊》是一部很棒的電影,而且藉由刻劃一個弱肉強食的艱難環境,貫徹不受拘束的西部精神,但它其實也說明牛仔精神之於好萊塢的意識形態已經慢慢不再適合這個時代。

相較於謝里丹,柯恩兄弟的西部世界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其中的情感相對浪漫,例如《真實的勇氣》裡牛仔精神逐漸消逝的過程就讓人感到惋惜。近些年的西部片顯然都有這種哀傷氛圍,一種漸漸沒有用武之地的荒涼,Netflix的新片《緝狂公路》也有這種感覺,半世紀前的西部神話,確實已經逝去了,觀眾不再需要一個配戴左輪手槍的牛仔來拯救世界。

每次看到新的西部片都有很強烈的空虛,若有什麼真的是時代的眼淚,那一定是西部片。在歷經興盛衰敗後,西部片在現代為自己找到的定位彷彿就是如此了,一個老去的優雅靈魂,在政治與資本的煎熬環境裡掙扎求生,除非有導演能將個人風格放進電影裡,當然,那就是昆汀塔倫提諾,他的《八惡人》與《絕殺令》都是很出色的西部電影。

克林伊斯威特作為最具代表性的牛仔演員之一,他在自導自演的《殺無赦》裡藉岳母角度提出一道問題,為什麼女兒要嫁給一個殺人不眨眼的牛仔?這是即便到結局都沒有被解開的疑慮,但若看柯恩兄弟的《真實的勇氣》結局,女主角維持單身到老的選擇,或許就能藉由兩者所留下的線索來解開其岳母的疑問,因為西部牛仔所象徵的就是一種精神,但同時它也已經化為時代的淚水,被保留在每個西部迷的內心深處,是珍貴的,但也令人遺憾,西部電影扎扎實實得濃縮了一個時代,見證一個時代的驕傲,宣告一個世代的殞落。

圖片來源:(imdb)


Momo的Instagram連結

arrow
arrow

    Momo的電影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